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月27日訊(記者 常軍平)巧克力作為節日必備禮品之一,已經被擺上了各大賣場的顯著位置,成為不少消費者年貨清單上的一部分,那么,你買到的巧克力真的是巧克力嗎?1月26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鈦和檢測認證集團發布了巧克力選購提示,為深圳消費者提供巧克力選購的消費指引。
代可可脂巧克力≠巧克力
巧克力,以可可制品 (可可脂、可可塊或可可液塊、可可油餅、可可粉)為主要原料,巧克力中非可可植物脂肪添加量占總質量≤5%??煽芍强煽啥怪械闹?,是天然脂肪,適量食用對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代可可脂巧克力,以代可可脂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液塊或可可粉)、食糖、乳制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營養強化劑等,具有巧克力風味和性狀。代可可脂是來源于非可可的植物油脂(含類可可脂),是可可脂的替代物,一般由植物油脂精煉而成,經常食用有損健康,被食品界稱為“慢性殺手”,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市場上售賣的巧克力產品中,一些商家故意將代可可脂巧克力“簡稱”為巧克力,混淆概念,若經常食用這樣的巧克力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查看配料表,盡量避免代可可脂巧克力。
“減肥巧克力”?可能含有違禁藥物成分
巧克力好吃,但對于嚴格控制熱量的女孩子來說,每吃一口可能都是滿滿的負疚感,于是,“減肥巧克力”“燃脂瘦身巧克力”等成了減肥人士的巧克力替代品。經調查發現,這些據說有特殊功能的“巧克力”實際上違禁添加了西布曲明等成分。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食用含有西藥成分的食品可能會引發健康風險。
消費者選購巧克力時,請務必從合法正規銷售渠道購買,注意查看標簽標識,不應標注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宣稱“低脂”不一定真的低脂
大多巧克力營養成分表中糖和油脂含量較高,建議適量食用,切勿盲目聽信虛假夸大宣傳。某消費者看了商家網店頁面宣稱其巧克力是“低脂黑巧克力,好吃不胖”,購買后發現,該款巧克力營養成分表標示:“脂肪含量39.3g/100g”,已遠遠超出低脂食品的脂肪含量要求。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聲稱低脂肪的,脂肪含量應符合≤3g/100g(固體);聲稱低糖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應符合≤5g/100g(固體)。如果營養成分表中標注的碳水化合(糖)含量或者脂肪含量超出了低脂、低糖食品的含量要求,就不能宣傳該產品為低脂低糖食品。
TIPS:密封保存,盡快食用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巧克力食用和保存用建議。首先,巧克力應在干燥陰涼處室溫下密封保存,且避光、避水、避異味。在夏季時,室溫過高,巧克力可能會融化,建議用塑料袋密封置于冰箱保鮮。其次、購買后盡快食用。購買巧克力時,需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購買后盡快食用,不宜放太久。當巧克力過期后,巧克力中的油脂被氧化,其氧化值會增高,導致巧克力油脂氧化程度超標。食用這種食品對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